第141章 半枯半荣(1 / 2)

长命女 我想吃肉 5461 字 3个月前

合浦公主死了, 在桓琚那里是恼怒,他还没有从女儿那里问到整个阴谋, 在桓嶷这里是一声叹息,他怀疑别有隐情。不过齐王还在, 总还能接着查下去, 合浦公主之死对父子二人并没有造成很大的震荡。

落入别人耳朵里, 情况就不大一样了, 大家还是担心这件事情会殃及无辜。执政的家中, 能够进宫的人家里, 被各路探听消息的人充满。

萧司空等几人排了班次,比往日更加紧张的守着桓琚, 所担心者也是桓琚要再搞事情。

反而是桓嶷向桓琚请示, 命人“保护”好齐王、鲁王与安泰公主, 免得他们也步了合浦公主的后尘。桓琚考虑到合浦公主的死让线索断了,采纳了桓嶷的建议。人心稍安。

如此过了半个月不见桓琚有什么动静,待二王进京,桓琚没有接见他们,将他们幽于别馆, 令崔颖去审他们。一时京城不少人的心又悬了起来。

桓嶷知道之后, 便不再插手, 又上疏, 请桓琚给这二弟一妹衣食住行不减等。

桓琚知道之后, 只是摇头“心太软了。”

其时王才人陪在桓琚身边, 就夸桓嶷“他们毕竟是您的儿子, 太子关爱弟弟,也是为了您。”她现在心思会转弯了,就想提到了太子,让桓琚想起来,太子还是有一个“关爱弟弟”的建议。

王才人有一个私心她的儿子一天天的在长大,她想给儿子求个王爵。齐王、鲁王顶好是真的谋反了,一谋反,他们就做不了王了,无论齐、鲁,听起来都是个大国。他们的封户也不少,正好给她儿子腾地方。

桓琚此时没有想到小儿子,孩子还小呢,急什么弄明白齐、鲁二王,尤其是齐王,想怎么“清君侧”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总不能是齐王和合浦公主自己拿着刀,见谁杀谁吧这绝不是他们这些人做事的逻辑,一定是得搜罗党羽,最好是有点兵权的人,否则怎么“清”

王才人白白挖空心思想了这么一句词,俏媚眼做给了瞎子,桓琚没接茬,将王才人气得要命。次日,桓琚召王才人伴驾的时候,王才人称病。桓琚心思不在她心上,压根不知道她还生了气,自然也不会哄她,更不会有什么补偿。她生气也只是气自己,儿子的王爵依旧遥遥无期。桓琚听说王才人病了,吩咐程为一“宣个御医去看看吧。”转脸把李美人召了来伴驾,王才人听了,又是一气。

宫里一个才人的心情,没有什么人在意,只在掖庭人的口中念过几回“才人病了”,甚至没有传到宫外。

宫外的人都紧张地等着结果。

此事如果在“四凶”横行之前,是不会有这么多人紧张的。只要是自认清白的人,都揣起手来看笑话。“四凶”之后,人人都不这样想了,很怕会被无故牵累。

纪申为此求见了桓琚,请桓琚给一个说法,“以安百官之心”。桓琚道“他们不参与其中,有什么好不安的”

纪申揭了他的老底“是怕再有一个卢会一样的人。”

桓琚老脸一红,羞恼地瞪视纪申。纪申凛然不惧,目光丝毫没有偏移。片刻后,桓琚自己移开了眼睛“咳咳,我查自己的儿子,他们操的什么心我行家法。”

纪申逼问道“圣人会安抚群臣吗”

桓琚无奈地道“抚、抚、抚”

纪申伏地请罪,请桓琚治他无礼之罪。桓琚苦笑道“执政劝谏我,何罪之有问你的罪,我成什么人啦”想想自己真是太惨了,儿子、女儿闹事,宰相还要怀疑他乱来,好心酸

走下台来,扶起纪申,桓琚感慨地道“称孤道寡,孤、寡二字难道不是说得很贴切吗”

纪申并非腐儒,不会说“天子的孤、寡与孤寡不是一回事”,也不会说“天子富有四海,有百官百姓”。而是说“人都是这样的,旧识逐渐凋零,难免有孤独之感。”

桓琚道“哦纪公也有这样的感想吗”

纪申笑笑“所以就要想办法,昨日不可追,还有今日和明日。今日多寻找志同道合之人,明日就不会继续孤独了。”

桓琚叹道“不愧是纪公呀。”

纪申道“圣人不过是一时难过,明日到了汤泉宫,水光山色,心情好了,自然就不会这么想了。圣人临朝近三十年,文武百官皆圣人所用,您又多了一位孙女,家、国两兴,怎么会孤独呢”

桓琚被哄了过来,笑道“你夸人,必定是说的实话,我信了。”

纪申但笑不语。

桓琚道“移驾汤泉宫,京里就交给太子了。三郎什么都好,就是心太软,让人不放心。你要多帮帮他呀。”

纪申道“太子仁厚,圣人有什么不放心的呢若是太子刻薄寡恩,圣人才该担心呢。若是今日之事,太子对二王赶尽杀绝,如何”

桓琚神色严肃了起来“你说得对。”

与纪申聊完之后,桓琚的情绪平复了许多,如何安抚朝臣他也心中有数。将这些日子奏上来待批示的折子看了一看,挑出其中要惩罚的案件,将其中啸聚山林一类的扔出去,让大理、刑部去管。自拣了几件勋贵、宗室犯法的事情翻出来,改了批示,将他们的惩罚都减了等。

皇帝的姿态做完了,想得多的明白了皇帝的心意,想得少的一看皇帝不苛刻,也放下了心。桓琚高居御座往下扫视,见百官多多少少轻松了不和的面容,心道好吧好吧,你们满意了吧做皇帝还要哄着你们,做皇帝真是难呀

又瞥一眼桓嶷,心道你再软弱,以后就得天天过这样的日子啦我去汤泉宫了,留下你来试试哄他们,你就知道不能只怀柔而不立威了到时候有你气的呢。

桓琚翘翘唇角“散了吧。”

处置完了这一件事情,桓琚觉得再没有什么烂摊子可以收拾了,下令要崔颖随后,将齐、鲁二王与安泰公主一同带到汤泉宫,就在桓琚的眼皮子底下审。他要第一时间知道结果,并且命周明都慎重地挑选护驾的御林军,务必要与旧人没有什么联系的。

皇帝使用的物品是不会缺的,汤泉宫里什么都有,然而桓琚有一些用惯了的、不想替换的物件还是要随身带着,程为一亲自盯着宫女宦官打包。桓琚觉得有趣,仿佛第一次发现其中的乐趣一般,坐在一边看着他们轻手轻脚地将杯盏包裹好,收进匣中,一个一个,他盯着看了一个上午。

午膳时间,桓琚也不觉得饿,意兴阑珊地道“又到了用膳的时候的呀”

一语未毕,那一边崔颖急报“二王自杀了。”

桓琚问道“什么崔颖手里也会死人吗”

崔颖防自杀是有一手的,这一点桓琚毫不怀疑。崔颖急匆匆地进来请罪“是臣的疏忽。”

桓琚杀气腾腾地道“说清楚”

“齐王咬开了手腕,鲁王将自己吊死在了卧榻上。”

“什么”

崔颖苦笑着说“圣人没有听错,鲁王是吊在屏风上的,不上房梁上。”他千防万防,没防着这一条。刀剪、簪子都收了,房里没有一条单条能够得到房梁的绳子,连腰带都是截短的。齐王还是在深夜的时候,咬开了自己的手腕。鲁王更是死得令人心惊,为了防止他们自杀,卧榻的角都是圆的。

因桓嶷所请,齐、鲁二王与安泰公主依旧是亲王、公主的待遇,除了在防止自杀方面做了防护,其余都是依照旧例。鲁王的卧榻除了没有棱角,还是原先的样子,有镂空。这东西总撞不死人吧

他躺着把自己给吊死了。

“”桓琚气得眼也直了,“他们这个时候倒聪明起来了”

崔颖伏地不语,桓琚骂道“你还在这里做什么还不滚出去,把安泰审出来”

崔颖自知理亏,不敢辩解,心道这里面必定有隐情,不能以“畏罪自杀”结案。安泰公主一定不能让她死了向桓琚请旨“请安排宫女与安泰公主同寝,公主身边不能少于四人,至少有两人同时保持清醒。”

“准了你还不快去”

崔颖一叩首,起身便走,发誓非得将这案子审出来不可。

留下桓琚望着他的背影发了一阵呆,回过神来气得胃口大开“传膳”

程为一做了个手势,丰富的酒馔流水一样的送了进来。程为一将布菜的宦官挥退,拿银箸给桓琚挟了两箸他爱吃的,低声道“圣人”

才说了两个字,桓琚猛烈地发作了“我绝不想再到糟心的儿女了一个都不想见到今天谁都不见”

程为一听到“今天”二字,松了一口气圣人还没有气昏头。

桓琚从京城离开,颇有一种落颇而逃的味道,在临行之前,他死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将另一个女儿当作囚徒带走。而他的身边,没有太子,没有让他省心的开心果。幼子牙牙学语,本该是令他心情舒畅的存在,孩子的娘却又天天叨叨,要封王、要封王。弄得桓琚看到幼子,就想到“封王”,烦得不行,连幼子也懒得见了。

皇帝心情不好,从上到下的神经都绷得紧紧的,惟恐有什么疏失,惹得桓琚再想出什么点子来。

与此相对的,留守京城的人就觉得轻松了不少。太子仁厚,纪申持正,黄赞灵活也不刻薄,无论官员还是百姓,都有一种舒缓的感觉。

袁樵却忙碌了起来。

刘夫人、杨夫人与梁玉都很不解,虽则官员去了一半,京城里干事的人少了,同样的,因为走了这样一些人,可以免去许多由他们而生的麻烦事,万年县的事情应该变少才对。

这一日,袁樵回来得又晚了一些,刘夫人便问“你近来在忙什么回来的越发晚了。”

袁樵摇摇头“还未查得明白,也不能讲,是公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