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第一百一十四章 风雨(2)(1 / 2)

过了十几日, 天终于彻底放晴了, 泰和帝命蔡旭回宫,宣了连贵妃和张淑妃前来金明池行宫伴驾。

连贵妃居住在临水殿, 张淑妃则住在了观月轩。

张淑妃是泰和帝在潜邸时的旧人,对泰和帝十分忠心, 素来不肯惹事, 一住进观月轩,每日在观月轩中吃吃喝喝,莳花弄草,养养小狗,倒也自在。

第二天早上,赵舒携了妻儿乘坐大轿来到了金明池行宫, 径直由秦霁带人引着进了临水殿。

连贵妃抱着已经八个月大的逍遥,顾不得保持宫妃的矜持了,笑得合不拢嘴:“哎呀,长得真像阿舒小时候, 只是比阿舒更肥壮了些, 也更可爱!”

逍遥眼睛乌溜溜的, 也不知道听懂祖母的话没有,咯咯笑个不停, 笑得口水都流了出来。

连贵妃拿了帕子仔细拭去逍遥的口水,在他乌黑的软发上亲了一口,又在逍遥扬起的胖手上亲了一口,一颗心都似醉了:“逍遥小宝宝可真可爱呀!”

赵舒和素梨见连贵妃如此喜欢逍遥, 不由相视一笑。

赵舒寻到素梨的手,紧紧握住,一起看着连贵妃抱着逍遥玩耍。

正在开心间,泰和帝也来了。

他是悄悄见过逍遥几次的,一见逍遥便张开双臂:“逍遥,让皇祖父抱,好不好”

逍遥原本在连贵妃怀里坐得稳稳的,听到泰和帝声音,忙看了过去,认出了是常陪着自己玩游戏的泰和帝,当下就坐不住了,手舞足蹈要泰和帝抱,嘴里还“嗷嗷”直叫。

连贵妃没想到这小胖子力气这么大,差点制不住他了,只得把逍遥给了泰和帝。

逍遥一到泰和帝怀中,顿时如小猴子进了山,兴奋极了,左手抱着泰和帝颈项,右手指着外面,口中“呜呜”有声:“玩!玩!”

赵舒:“......”

连贵妃:“......”

这小胖子是要做什么

素梨见状笑了:“逍遥这是想让皇祖父带他出去玩!”

泰和帝自然了解孙子,当即抱了逍遥就出了大殿。

赵舒和素梨陪着连贵妃也出去了。

临水殿前广场上,太监宫女围在四周,泰和帝抱了小皇孙赵逍遥在广场上跑来跑去,逍遥开心极了,咯咯直笑,双手在泰和帝脸上啪啪直拍。

秦霁在一边看得心惊肉跳,忙悄悄问蔡旭:“干爹,小皇孙对陛下有些不敬呀!”

他在一边看了,都替陛下脸疼!

蔡旭微笑:“这便是含饴弄孙之乐,陛下欢喜得很呢!”

秦霁听了,不言语了,兀自想着心事。

他看向清瘦高挑却有些羸弱的福王,再看看健壮活泼的小皇孙,最后看向虽然做了祖父,其实还不到四十岁的泰和帝,心中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陛下怕是要隔过福王,立皇长孙赵逍遥为皇太孙了!

这天晚上,一向习惯熬夜的泰和帝睡得有些早,不到亥时就歇下了。

他今日陪着逍遥玩了整整一天。

逍遥才八个月,可是精力着实充沛,又贪玩得很,到了傍晚时分,他眼睛都睁不开了,还抱着泰和帝的脖颈,嘴里喃喃自语:“玩......玩......”

把逍遥还给连贵妃后,泰和帝这才觉出腰酸背痛,便坐辇车回了摘星楼歇下了。

蔡旭伺候泰和帝在摘星楼歇下,交代亲信太监好好侍候,自己带着小太监回了下处。

他正坐在灯前饮茶静思,秦霁却来了。

秦霁把自己的猜测和蔡旭说了后,轻轻道:“干爹,皇后娘娘那边......皇后娘娘又怎么会允许......”

蔡旭知道的比秦霁多得多,他低头一笑,道:“管那么多做什么咱们只管忠心侍候陛下就是!”

他到底心疼干儿子,给秦霁斟了一盏清茶,道:“天下是陛下的天下,陛下难道没有做主的权利”

秦霁用手指蘸了茶水,在紫檀木长案上写了两个字——“江南”。

蔡旭一笑,道:“且等着看吧!”

惊天巨变就在眼前,只是许多人只看到了眼前的歌舞升平,看不到正在酝酿的惊天巨雷罢了!

赵舒回来了,有他照看着逍遥,素梨终于能去专心管理玉梨记的生意了。

虽然没有亲口问赵舒,可是素梨根据种种迹象推测出江南巨变即将发生,因此她早就和王四儿商议明年要去江南开分店,让王四儿秋天就开始多多备货。

这几日她有了空,正好带着琼花和解颐随着王四儿去查看仓库里的存货。

从仓库出来,素梨眼睛亮晶晶看向王四儿:“四儿,你可真是太厉害了,存了这么多货,你是怎么做到的”

从存储的货物看,王四儿真是在努力存货,货物种类全,数量多,是素梨心目中的存货数量的三倍还多。

王四儿心里美滋滋的,面上却淡定得很:“我打听到辽国和西夏都在与大周和谈,便觉得咱们即使不到江南开店,也得多备些货物供给阿乐在辽国和西夏的生意,因此一直在催着备货。”

素梨听了,笑了起来:“四儿,你可真是天生做生意的材料!”

王四儿依旧冷静:“反正我跟着姐姐住在家里,生意上的事,姐姐尽管交给我去做,我不会的话,就向别人学。”

姐姐对他很大方,他已经富甲一方,可是在王四儿心中,他依旧是那个流浪无依挣扎求生的孤儿,他依恋姐姐,希望姐姐永远做他的主心骨。

素梨是真心把四儿当做弟弟,笑眯眯道:“我的家就是你的家,你将来成亲了,若是愿意,就还住在家里!”

王四儿得了素梨这句话,心里欢喜,终于笑了,点了点头:“嗯。谢谢姐姐!”</p>

转眼到了腊月,新年快要到来了,大周朝大江南北都忙忙碌碌准备过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