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义理算个屁!(1 / 2)

三国新马超 隐于深秋 1733 字 1个月前

贾诩和法正果然在当晚就弄出了一份方案,马超看了一下,觉得自己实在太英明神武了。

这份方案,是综合马家治下的所有状况考虑后,费尽了贾诩和法正所有的脑细胞,才弄出的一套可行方案。至少,在马超看来,他觉得自己弄不出这样一份方案。由此,也越发坚定他执行三省制的决心。

这份方案当中,兵分三路,由庞德、丑哥、阎行三人领兵为先锋,分别进取安定、南安、广魏三郡,马超亲率大军随后接应,最后会猎于天水郡。届时再根据状况,考虑是否一举攻破陇西,统一雍州。

三路先锋当中,庞德手下以法正为军师,丑哥手下以杨阜为军师,阎行手下以孟达为军师。将谋一体,各显其能。三路前锋各率领三千骑兵、二千步兵,共一万五千人。马超率领一万骑兵殿后,一为接应,二为疑兵,使三郡郡守不知马家意图及具体人数。至于重装骑兵和重装步兵那五千人队伍,贾诩和法正并不知情,而马超打算作为最后的底牌,并不动用。

此次出兵,除了必要的镇守力量之外,马家可谓是苍鹰搏兔,倾尽全力。三军将士辎重分配,一应交由韩枫处理。并且还密信东羌部落,请求仲坚、日谷得基等首领,向三郡调动勇士,佯装进攻,以此迷惑三郡并施加压力。整个计划,丝丝入扣,磅礴大气,看得马超很是热血沸腾。

然而,到了例会之上,华歆却提出了意见:“少主,兵者,诡道也,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也,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此次兴兵,春秋无道,非是奉命行事,又不是剿匪叛乱,恐难胜也。”

马超眯了眯眼,对于华歆这个意见,他懒得回答。

乱世自古无义兵,并非是说你有道理就能站在义理的制高点,一举击败敌军。只不过是在冷兵器时期,站在义理的制高点上,多多少少能激励士兵的士气而已。

冷兵器时期,打仗打得其实就是士气战,在人数基本相等、将帅能力持平的情况下,士气旺盛的一方的确能打败士气低落的一方。但事实上,决定士兵士气的,有很多综合因素。

三郡郡兵保郡安民,的确是因素之一,但若是郡守昏庸无道、众叛亲离,又或者是守将无能寡用,激励不起士兵众志成城,那即便是三郡占了义理,但最多也只能在骂阵的时候,有些口舌可讲罢了。

反观马家军,虽然此次出兵,纯粹是为了马家利益。但问题是,马超制定的士兵等级制度,恰恰捏着了士兵的士气。使得他们渴望战争,渴望胜利,渴望为自己、为家人谋得更多的权益待遇。出兵之际,士气不用激励、不用调动,士兵就已然自发飚升到了极点。

总之,这场战场,马超承认是一场侵略战争。但战争的背后,其实也是一场经济战:马家现在发明的蒸馏酒、炒茶、扶风纸、煤炭等拳头产品,急需更大、更暴利的市场。打通雍州与凉州的通道,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是每场战争罪根本的目的,也是胜利最坚实的保证。

当年,嗯,是日后,八国联军侵略清政府的时候,也根本不占什么义理,但人家那些杂毛们就是靠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和船坚炮利,打得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哭爹喊娘。而马超这次出兵,其动机和幕后目的,与八国联军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