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 应劫而亡逢生机(2 / 2)

看着仙山之巅的这座洞府,天下千秋若有所悟。

两人步入洞府之内,坐于两张蒲团之上。

少女千秋环首四顾,洞府一片青玉之色,蕴含大道奥义,一张香案,三个蒲团,三盏油灯就别无他物了。

只听造化道君道:“道友心中焦急我理解,所以我就不废话。”

“第一,要复活这位白先生不可能。”

天下千秋闻言并没有焦躁愤怒,显然再等着他的下文。

造化道君暗自点头道:“第二,可以让他转生下一世,只要修为足够,就能冲破宿世记忆,重新回来本来面目。”

天下千秋面容这才露出了喜悦,然后道:“该怎么做。”

造化道君右手一挥,一枚神秘的石头出现在了他的手中。

这枚石头通体黑色,一片幽深,其中有一种莫名的因果气息缠绕,一种无法言喻的感觉,似乎意味着命运一般的威能。

造化道君缓缓道:“这是一枚天地奇物,三生石母。”

天下千秋道:“三生石母?它有什么作用。”

造化道君沉声道:“它的作用很简单,可以让两个有姻缘的人性命连在一起,任何一个死亡,都可以借助另外一个人的性命和力量投胎转世,以期待来生。”

少女千秋充满喜悦:“那我应该怎么做,才能连接白先生。”

造化道君摇摇头道:“本来要达成这个条件,必须要在两位有姻缘之人还活着的时候,在这三生石母上结下因果。”

“但是现在你们一人身死,一人还存活,这就不符合条件了。”

少女千秋闻言,本来喜悦的面面容一僵,绝望充满了心头,但造化道君下一句话又让她找回了希望。

“不过因为那白凤九是冲击造化一半被人杀死,天地还有他的烙印存在,这就是一线生机,你现在手中有他的残骸,却是可以缔结因果。”

“不过要缔结这个因果,需要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

少女千秋急道:“我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造化道君道:“你要付出的代价是全部道果的力量,用来缔结因果。”

“缔结因果之后,你会不老不死,意志会沉睡进入身躯身处,你的一切都会回到十一二岁的时候,甚至你都不会记得那位白凤九。”

天下千秋闻言一愣,接着脸上挂起一丝笑意道:“我以为多大的代价,这个代价我付得起。”

造化道君倒是一愣:“你不怕忘记一切,失去这一身造化道果吗?”

天下千秋面上浮现一丝幸福道:“修为通天从来不是我所希望,白先生临走之前和我说还会再见,现在我以一身无趣之物换来这个机会,有什么可惜的。”

“就算忘记一切,我相信我们的缘分,白先生一定会找到我的。”眼中流露着坚定之色,造化道君看着天下千秋脸上的那一丝坚定,怅然一叹。

“姻缘这东西,真是恐怖,连造化之境都无法抵挡,你这一去,我人族又刚刚升起的希望又要后推无数年了。”

叹了口气,造化道君将三生石母交给了少女千秋,同时将缔结因果之法交给了傻女千秋道:“缔结因果之后,未来白凤九一旦转生,因果牵引之下,你们自然会再见面。”

“三生石母的力量可不仅仅只是让人投胎转生。”

“考虑到你的安全,我建议你回到下界去,在哪里你缔结因果之后,将会安全无比。”

天下千秋点点头,拿起了三生石母,向着来路而去,这天外天匆匆而来,匆匆而去,下一次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再来了。

看着天下千秋离去的身影,造化道君喟然长叹。

三生石前命相续,千世轮回再相会。

“希望你们能够顺利再会吧,这人族和妖族的旗帜我还要抗上一段时间了。”

淡淡的忧伤之中,造化山笼罩在了一片浓雾之中,消失不见。

时间流转,一日之后,通天之路的尽头,一道晶莹的拳头撕碎了虚空,打开了一道空间裂缝,一步踏出回到了永恒神州。

天地之间无穷雷云汇聚,一股无形的意志在虚空汇聚,一只眼睛缓缓张开,向着降临的天下千秋望去。

天道之眼,这一界的天道被惊动了,似乎要降下天罚,摧毁这超过了宇宙承载的存在。

面对天道之眼,天下千秋迅速收敛自己的力量,一层密密麻麻虚无构成的屏障隔绝了一切,让她彻底失去了一切气息。

天道之眼缓缓张开,其中的意志似乎露出了一丝疑惑,目光在永恒神州扫过数遍之后,才不甘的缓缓消散。

天下学院之中,天下千秋立身其中,看着天空消失的天道之眼,眼中微微一凝,她知道这只是暂时的,一股巨大的意志正在缓缓苏醒,随时可能降临,她的时间并不多。

想了想,天下千秋微微一叹,一道信息穿越无穷空间,落入了天下盟深处,进入了一处玄妙的闭关之所,那里一道浑身缠绕着冰冷气息的丽人正在闭关修炼。

却是一位容颜倾国倾城的绝世妖娆,这道信息的到来立刻惊动了她。

她看着眼前光辉之中浮现的身影,面色震动道:“姐姐,你怎么回来了。”

天下千秋这一缕投影缓缓道:“事情说来复杂,你来天下学院,我会详细告诉你。”

原来这绝世丽人却是天下千秋的妹妹,当初的小不点天下玲珑。

看着姐姐的投影缓缓消失,没有任何犹豫,天下千秋立刻离开了天下盟,前往了天下学院。

如今在白凤九和天下千秋、幻月天君离去之后,天下玲珑已经接任了天下盟的第二任盟主之位。

她能压服天下盟无数骄兵悍将可不是凭借的美貌,而是她强大的战力,这个时代第三位领悟了禁忌之道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