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节 发美国人的战争财(2 / 2)

大国崛起1857 狂人阿Q 3264 字 20天前

所以买美国国债最初的目的,是为了保险起见,通过美国总统背书,让福布斯想黑那笔钱也不敢黑。

但是福布斯毕竟是一个精明的投机商,他年纪轻轻就能在中国发一笔财,绝对不是因为拜伍秉鉴做干爹的侥幸,自身的能力才是根本,如果真的是一个没能力,大概伍秉鉴也看不上他。

福布斯先将黄金高价换成了7500万美元,然后用这些纸币来购买债券,因为此时债券是用纸币计算的,而纸币的价格就跌倒了40,因此此时这笔黄金可以用04美元购买1美元的债券,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债券是用黄金来偿付本息的,也就是如果北方能够获胜,通过这一手,朱敬伦就净赚了一倍,至于美国有没有那么多黄金来付账,这个时代美国可是世界第一大黄金生产国,旧金山的淘金热产出了40多亿美元的黄金,有这笔硬通货做基础,美国政府的金融信用就是值得相信的。

唯一需要考虑的是,联邦政府是不是会取胜。

但朱敬伦给福布斯的指令是,建立在北方联邦获胜基础上的操作,福布斯不管朱敬伦的判断对错,他就按照这个预期进行操作,当罗伯特李的军队开进到华盛顿的时候,债券价格就下跌,那时候福布斯帮朱敬伦吃进,当罗伯特的军队被打退之后,债券价格立马就上升,福布斯就帮助朱敬伦抛售,通过这笔买卖,已经帮朱敬伦将最初的7500万美元债券,变成了1亿美元,而且依然在按照一定的幅度攀升着。

发美国人的战争财让朱敬伦心里十分舒畅,而且发美国的战争财可不止在美国能发,在欧洲同样能发。

在英国伦敦的第一笔收益,就是第一次棉花暴涨,朱敬伦用30万两银子作为保险金,购买的300万两棉花期货暴涨一倍,这种靠消息赚的钱,是不可能一直做下去的,因为战争爆发之后,在炒作就失去了意义,即便是涨价,市场也是一步步涨价,又有英国政府控制,差价绝不可能达到一倍。

第二笔获利是,朱敬伦之前通过一年时间,在英国囤积的纱布等医疗用品,在伦敦囤积的货物,当然是卖给拥有制海权的美国北方了,但是因为有制海权,加上本身就有强大的工业生产力,所以他们出的价格并不算高,30万两囤积的货物,只卖出了5倍的价格,刨去仓储等成本,获利只有100万两。

第三笔获利是,向英国各大兵工厂在战前紧急订购的枪支大炮,用30万两作为定金,可以采购300万两的武器,紧急订购的这批武器,短期占据了英国正规兵工厂的所有产能,此时美国人要来英国购买武器,就只有向朱敬伦采购了。

本来朱敬伦给这批货的最低定价是5倍价格,这还是考虑了美国人自己就能成产武器,欧洲大陆国家也可以生产的原因。但此时整个欧洲大陆加起来,也没有英国的工业能力强,根本就没有大批量提供的可能,所以朱敬伦认为,自己出一个5倍的价格,美国人要也得要,不要也得要,他们连独立战争时期的老式步枪都启用了,绝对需要采购新式武器,历史上,他们在英国购买了40多万只步枪。

朱敬伦本来对武器装备寄予厚望,可是后来英国人教会了他什么才是资本家的信用,在美国人将采购价格提高到三倍的时候,英国兵工厂违约了。他们退还了朱敬伦双倍定金,然后将原本给朱敬伦生产的武器装备,转手就卖给了美国人。

最后英国人发了一笔战争财,朱敬伦那30万两定金,也只得到了30万两的退赔,英国兵工厂则赚取了超过4倍的利润。

这种情况是朱敬伦始料未及的,但他缺乏,英国人的行为是合理合法的,只能吃了这个闷亏。

好在英国银行家的专业素养一流,他们此时的做市能力,堪称美国银行家的老师。

巴林银行的经济顾问,基于朱敬伦对美国北方会获胜,而且这场战争至少能打三年的基础上进行操作,将400万两银子,很快就做到了1000万两,而且持续不断的大手笔入市,他们并不关心朱敬伦如果判断错了,最后会竹篮子打水一场空,他们严格按照委托做事,这种不受利益干扰的操作,反倒让他们的效率更高。

主要还是通过炒棉花这个大宗商品,逢低吃进,高价转手,平稳的增加着朱敬伦的财富。不过上个月,朱敬伦派人给他们新的指令,让他们基于美国棉花价格将会增长到战前的18倍,逢低给自己囤积一批棉花,于是他们在今年开始稳定的逢低吃进棉花。

历史上棉花价格最终从1860年的10美分/磅,涨到了1863-1864年的190美元/磅,价格翻了19倍。这个数据也是朱敬伦大脑记忆完全开启之后,回忆起来的。

而今年因为英国的储备棉花还没耗尽,利物浦港口的棉花储备,才从战前的667546包下降到了275084包,英国政府依然有能力托市,只是来自美国的棉花已经降低到19189包,显然靠走私,这已经是一个极限了,总计27万包储备棉花中,完全是从其他国家进口的,比如印度和埃及甚至连中国都反向出口了上万包,但这远远不够英国纺织业消耗的,所以过了今年,英国棉花储备一旦耗尽,价格就会失控。

到时候英国棉花的价格,至少会从现在翻十倍,到时候朱敬伦囤积的棉花慢慢抛出,应该能让自己的战争财达到1亿两,甚至超过在美国获得的收益。

一想到只要在熬过一两年,朱敬伦将会有一笔甲午战争赔款级别的财富,朱敬伦就感觉到莫名其妙的兴奋。

不由得开始考虑怎么让这笔钱转化为工业化的资金。(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