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五节 成熟的官僚政治(1 / 2)

大国崛起1857 狂人阿Q 1878 字 19天前

自从完成了军事改革之后,大明的少壮派军事集团就形成了,他们具备世界上其他现代国家的军事集团的特征,激进、冒险主义,1873年的时候,文鸢为代表的青年军官阶层,甚至一致认为,大明軍队能够轻松击败法国軍队,当时他们极力主张在越南与法军一战。

后来大明政府跟法国达成了一致,撤回了进入越南的軍队。

而到了琉球事件对日本用兵的时候,军事集团已经很难压制了,为了压制他们,朱敬伦将军权移交给兵部,可是一段时间内兵部无力控制一个自成一体的军事集团,在攻打日本之前,甚至出现了大批军官集体向皇帝请愿对日开战的情况。

显然军事集团有强烈的依靠皇权得到更大行动自由的倾向。

朱敬伦则是反对这种倾向的,所以他始终坚持不绕过兵部跟軍队有任何接触。

这给了兵部大量操作的空间。

琉球事件结束之后,已经动员起来的軍队,是一个巨大的不安定因素。兵部采用分化瓦解的方式,开始削弱军事集团。

首先他们让在日本作战的文鸢,完成撤军任务之后,就地留在日本,担任驻日武官,给文鸢一个任务,让他调查日本的军事,查看日本有可能对大明的威胁。在战争中,被一些武士道日军触动的文鸢,对日本军事力量也颇为好奇,于是就接受了兵部的命令。

少壮派旗帜人物文鸢接受之后,就让兵部的文官们打开了一个口子。开始一个一个的调走那些少壮派,江西军区总兵陈济世被派去俄国,让他去调研俄国的军事力量和潜在威胁。张开山被调去了法国,研究法国在普法战争后军事力量的恢复情况,并且研究法国未来的越南政策。

少壮派四大旗帜人物中,只有福健军区的邓世才留在国内,继续主持軍队复员工作。

显然这个邓世才是得到兵部文官认可的,朱敬伦稍微留心了一下发现,这个邓世才还真的不一样,他是唯一一个当时没有联名请愿的高级军官,显然他的稳重作风,得到了兵部的认可。

除了三大旗帜被调走外,兵部还向美国、德国、奥匈帝国,甚至连南美一些小国都派去了武官,大量有旅欧资历的少壮派中高层武官被调走,几乎是一场军事政变。与此同时,大批从大明军校中走出来的军官,开始走上军官岗位。

悄无声息间,兵部清洗了軍队中的少壮派势力,而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文鸢一开始的服从之外,后来陈济世等人都挣扎过,将事情闹到了朱敬伦这里,朱敬伦支持了兵部的决定,安抚了他们。

之后在邓世才的积极配合下,兵部顺利的完成了軍队的复员,大明军事机器再次转入和平状态。

解决军事集团的情况表明,大明文官集团不但已经拥有了独立的思想意识,而且已经锤炼出了成熟的政治手段。

现在他们开始频频抵制皇权的干涉了,已经不再是过去那个对皇权唯命是从的公务员躯体,而真正形成了政治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