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9(1 / 2)

党小组 刘荣书 3787 字 16天前

9

正如江韵清所看到的幻象一样,马天目真的正穿越重重迷雾,走在赶赴重庆的路上。

他因大学时主修贸易,此次接受了一项极为特殊的任务,抹掉以前所有经历,来到战时贸易相对活跃的重庆,以一个信托投资人的身份,帮助我党的地下企业,准备在内地与之间,架起一道通商贸易的桥梁。此次任务,他只与南方局的重要高层单线联系,而不与其他任何人有实质性接触。换言之,在重庆的地下党内,将无人知晓他的身份。而他最先要仰仗的,竟然是他的那位老同学,如今已在重庆声名显赫的唐贤平——需要他为自己铺平生意上的道路。

对于马天目的忽然出现,唐贤平自然惊讶不已。让唐贤平感到惊讶的,倒不是马天目的身份问题,如果他仍旧为共产党效力,是不敢如此坦然,出现在自己面前的。令他感到好奇的,是这么多年,马天目到底去了哪儿?看他额上一道清晰的伤疤,以及走路时略微的跛脚,显然遭了不少罪。而今怎么摇身一变,竟成了一位西装笔挺,头发梳得溜光,举手投足间尽显阔绰的商人了呢?

说起这些年来的经历,马天目倒毫不避讳。他说自从离开南京,自己竟被共产党怀疑……我当初那么死心塌地,他们竟然怀疑我,孤立我,将我打入冷宫,足足写了半年检讨。说到这儿,马天目的情绪显得十分激动,留在唇上的一撇小胡子也翘了起来。

唐贤平嘿嘿一笑,说不出是幸灾乐祸,还是嗤之以鼻。插话道:当初我那么样劝你,尽早弃暗投明,跟着我干,可你就是一条道走到黑,不撞南墙不回头……那后来呢?

后来……马天目在沙发上放平身子,翘起二郎腿,说,从那以后,我算把一切看透了。什么三民主义,什么共产主义,都是屁话。有钱才是正经主义。我回到天津,托家人的洪福,算是改邪归正,专心做起了生意。这些年下来,我的世界观只有两个字——“赚钱”。

那你脸上的疤,和腿上的伤……

马天目苦笑一声,掸了掸雪茄上的烟灰,叹口气说,唉,这战火连天的,做生意也是冒死啊。那年我去东北收购人参,在山里遇到日本人,脚下打滑,跌进山沟,幸亏福大命大,脸上留了疤,跛了一只脚,算是捡回一条命。要不是现在捞钱容易,我早就不想干了,去外面找个清静地方,舒舒服服过完这辈子,也就算啦。

唐贤平颇为同情的看着眼前的这位老同学,忽然颇有意味地问道:成家了吗?

成家?

马天目身子一震,竟没有明白唐贤平话锋里潜藏的意味。

还在等江韵清?

说到江韵清,马天目变神色得庄重起来。坐直身子说,江韵清和我是结发夫妻,我当然要等她。我这次来重庆,一是为了做生意,二是来寻她。老同学,不会像当年那样,你还在刁难她吧?

唐贤平一脸严肃:我怎么会刁难!只是你不知道,如今我们已做了亲戚。三年前,你那小姨子江竺清,成了我太太,我们两个,现在应该算是连襟吧。

马天目愣住了。憋不住,忽然笑起来,抬手点着唐贤平:真是人生无常,世事难料啊,这么说,我俩以后就是亲戚了?从辈分上算,你该叫我姐夫!

唐贤平忍俊不禁,用奇怪的眼神看着马天目。

马天目问:妹夫,你那姐姐可好?不如现在马上动身,带我去见见你那大姨子。几年不见,我可想死她了。

唐贤平动了恻隐之心。忽然明白,在他与彭定邦不多不少的交际中,为何始终不肯认可彭定邦的身份,甚至有些鄙夷和瞧不起他。却原来始终是马天目在自己心里作祟。他虽把马天目当做自己的对手,但同学之间的情谊,却在对立与交锋中,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他认可他,甚而敬重他。哪怕他是自己最危险的敌人,与这样的敌人对峙,也让他感到由衷的欣慰。他忽然迅速做出一个决断——不能把江韵清改嫁的消息告诉给马天目。以免使他伤心,以免让他受到伤害。他甚至在接下来的,由自己亲自指挥的“清除行动”中,由衷感到一种“为朋友除害”的快感——他已掌握了彭定邦确切的行踪,在远隔百里的奉节,从重庆派出去的特务,已与当地军警联手,布下了天罗地网。只等他一声令下,便会将那些正在筹划暴乱的共产党人一网打尽。当想到将来如何处置彭定邦的问题时,亲戚关系一度使他感到为难。虽然他不会对江韵清有任何同情,只把她当做一个傻乎乎的,被彭定邦洗脑,并誓死要跟随丈夫的女人;但他的太太江竺清,以及岳父母的感受,却不得不让他考虑。

——现在好了,出于对马天目的爱护,或者说同情也罢,他大可以痛下杀手,毫不客气的处置掉彭定邦,以维护他老同学的利益。也好让这一对历经磨难的夫妻,重归就好,一家人也算能过上遂心如意的日子。想到此,他压住话头。随意敷衍他道:

你刚到重庆,还是先不要着急。二姐现在并不在重庆,据说去了成都。也不经常回家,家里很少知道她的消息。

从唐贤平的表情中,马天目已窥探到他心里的波动。忽然有些担心起来。一时间显得坐立不安,问:她还好吧?不会有什么事吧!

还好还好!你不要多虑。绝对没有任何事情发生。

那就好!马天目忧心忡忡说。

唐贤平岔开话头,用轻松的语气,问马天目:你这次来重庆,怎么会想起找我?难道,不怕我和你翻从前的老账吗。

马天目看他一眼,用有些阴郁的语气说道:以前的恩怨,在我心里早已一笔勾销。至于说翻旧账,翻来翻去,又有什么意思。早知道你在这里混得如鱼得水,而我两眼一抹黑。那些做大生意的老板,一个也不认识,还望借你之力,帮我拉拉关系。好处自然少不了你的。

说到“好处”,唐贤平立刻伸出手掌,做盾牌状,义正辞严说,关系我可以帮你拉,但不会染指你任何生意上的事。

马天目眼里露出敬佩之色,说,好,好!你在这大染缸里泡了这么多年,依旧不改初心!值得敬佩。改天我找最好的酒店,还需劳烦你把重庆生意场上的大老板都招过来。给我搭个桥,以后再不会烦你。

唐贤平特意将江宜清夫妇招到自己家中,告知他们马天目来到重庆的消息。并郑重告诫他们:如果马天目来找你们,万万不可将江韵清改嫁的事透露给他。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他并没有做出更多解释。而在其他人眼里,江韵清与彭定邦的结合并不被看好,觉得江韵清有些一意孤行,或是在以往不幸经历中自暴自弃。同马天目比较,老实本分的彭定邦虽不至于被他们当做感情的骗子,但马天目的才华与最初和大家积累起来的情感,最终还是占了上风。

即便不告诉,二姐和老彭都有了孩子,又能怎么样呢?江宜清这样忧心忡忡说到。

是啊!总不能硬把两人拆散,再让马天目回到二姐身边吧?况且二姐会不会愿意?江竺清也这样说。

对于这样浅显的问题,唐贤平给不出任何答案。他只是再次叮嘱她们道:别告诉他就是了。封住嘴巴万无一失,封不住嘴巴患得患失。走一步看一步,慢慢就会有一个好结果的。

两天之后,唐贤平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把他所认识或通过间接关系认识的大老板,全都招到重庆一家最好的酒店。他只是在酒会开始前,露了露面。酒会开始后,便先行离开。据他观察,马天目确实有着商人的精明能干,和那些最牛气的老板寒暄起来,也能做到泰然自若,游刃有余。嘴里说的,全是得体的生意上的话。但他却不会被这表象所迷惑,派出几位精干特务,穿插在酒会中间,借以观察马天目的言行,有无值得怀疑的动向。并对与他接触过的所有人,进行一番全面的调查。

据特务呈报上来的消息说,马天目在那一晚的酒会上,没有任何异常表现。接下来除了和酒会上结交的朋友晤面之外,更无其他动向。而那些和他打交道的老板,我们也实在没有调查的必要,这些人除了和“小蒋”,便是蒋家那些有头脸的亲戚来往密切。岂是我们敢染指的!但唐贤平并未因此放松警惕,仍旧派人盯紧马天目。他不想重蹈覆辙,在与马天目的交锋中再次处于下风,那会让他感到一种难以接受的羞辱。

对于所有商人来说,利益的驱动,往往会让他们放下对“阶级”的成见,而只会专注于贸易间的公平,以及那种由公平所带来的的平等与尊重。对于局势的参考,也能让他们迅速做出反应,人人都是战局的风向标。随着解放战争的深入,一些精明的商人已感到国民党当局的速朽,在既得利益又寻退路的心理驱使下,和马天目谈起生意来,即便对他的身份心如明镜,也只是“你知我知”。即便商人天生胆小的心理作祟,宁肯生意不谈,也不想给自己惹来任何麻烦。

就拿那位靠猪鬃生意发家的古老板来说,便是一个鲜明例子。

在外行人看来,猪鬃不过是猪身上最轻贱的物质,岂不知猪鬃有着天大价值。和平时期倒无关紧要,但在战争频仍的二三十年代,从油漆卡车、飞机、军舰、到清刷大炮小炮的炮管,由猪鬃制成的刷子,其使用起来耐高温,挥洒自如的优势便全然呈现。猪鬃出口的利润大得惊人。又兼重庆猪鬃在国内质量最好,经加工之后,有着色泽光洁,毛身挺直,尺码准确的优势。成箱的猪鬃按规定长短搭配成套,箱子上印着一行醒目的英文商标:chungkg bristles(重庆猪鬃)成为国外商品目录中的专用名词——在欧洲,贸易商们只认可这一品牌。

古老板的父辈,就是靠猪鬃生意在商界确立了自己的地位。而早在1939的春天,国民党当局亲令西南运输处,收购上万箱猪鬃,运往美国换取军用物资。自然由孔家人接手了这单生意。他们先是找古老板谈判,定下苛刻条件,意在将古老板经营的“四川畜产公司”,从对外贸易的阵营中排挤出去。被婉拒之后,马上颁布了一条《全国猪鬃统销办法》。根据该条令批示,全国所有各色猪鬃的收购、运销,均由中央信托局统一管理。各商号不得自行报运出口,囤积期亦不得超过三个月,否则由官方强制收购。

此一出台的规定,显然针对古老板而来。幸亏古老板翻云覆雨,应对起来还不至焦头烂额。他首先要求贸易委员会履行前约。接着,又密令他的分公司关门停业。此一举措,等于关闭了鬃出口的大门。因为只有他所属的“虎”牌商标,才会被美国商人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