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0章 注定与众不同(1 / 2)

三国之无赖兵王 讳岩 11466 字 16天前

曹恒带着队伍从雁门关一路赶往洛阳。

走了好些日子,他们终于来到了洛阳城。

洛阳城气度宏伟,仅仅是城墙就比寿春高了不少。

来到城门口,曹恒抬头看着城头。

城头上,魏军战旗正随风猎猎飘扬。

曹铄还没有称帝,大魏目前也就只有战旗,而没有制定用来插在城头上宣誓主权的旗帜。

“长公子,怎么不进城,只在这里观望?”曹彰向他问了一句。

“走过这么多地方,城池也见过不少,我一直都以为寿春的城墙是最恢宏大气的,没想到和洛阳比起来,寿春居然也成了一座小城。”曹恒笑着说道:“要不是父亲让我来这里,我还真不知道世上居然有洛阳这样的大城。”

“只是见到洛阳,长公子就感慨成这样。”曹彰笑着回道:“寿春也不能算是一座小城,可论起城墙,比它更有气度的大有城在。”

“父亲当年如此强横,为什么就没把寿春城的城防给加固一些?”曹恒说道:“现在看起来,反倒显得寿春比这些城池少了不少气度。”

“真是少了气度?”曹整笑着问道。

“难道不是?”曹恒说道:“只论城防,寿春就比不上洛阳等地。“

“城防比不上,可不一定就是坏事。”曹彰回道:“当年你父亲从来就没想过要防御,对他来说,再稳固的防御也没有率领将士们击破敌人稳妥。既然敌人都到不了家门口,他为什么要把城防修造的那么牢固?”

仰脸看着高耸的洛阳城墙,曹彰说道:“洛阳确实是城池高深,可这么多年它又为这座曾经的帝都挡住了什么?高深的城墙,拦住的不仅仅是前来进犯的敌人,也拦住了城池里的人们。守在这样的城池里,很容易会产生一种念头,那就是只要我不出去,敌人也进不来。他们进不来,我们就不会有任何的凶险。”

看着曹彰,曹恒突然嘿嘿一笑。

“长公子笑什么?”见他发笑,曹彰诧异的问了一句。

“不笑什么。”曹恒说道:“我就是难得见到三叔这样一副认真的模样。”

曹彰笑着摇头:“去了一趟雁门关,你也和以往不太一样了。与三叔说话都随意了不少。”

“并没有。”曹恒回道:“我只是在想,要是依着三叔的说法,以后大魏岂不是不需要城池?我们干脆把长城也给拆了,所有的关口都给拆了,不等异族进犯,我们先杀出去,让他们没有进犯的机会。”

“也不是不行。”曹彰笑道:“中原人向来以农耕为生,居住固定,多少年都不会改变住处。甚至还有老人认为,只要家安顿了下来,就不要轻易离开故土。而北方的异族却都是游牧民族,他们居无定所,哪里水草肥美,他们就会到哪里去。以中原人的习性,没了长城屏障,能不能受得住北方异族的袭扰,长公子究竟有没有好好想过?”

“我当然想过。”曹恒回道:“刚才这么说,也不过是和三叔说笑罢了。拆掉长城,对于北方异族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他们可以长驱直入进入中原。而我们中原人虽然拥有强大的大军,却不可能处处都能防范,更不可能时时都派出大军讨伐异族。长城,对于中原人来说还是必要的。”

仰脸望着洛阳的城头,曹恒接着说道:“像洛阳这种高大的城墙还是有必要的。城墙能起到的当然是防御作用,会不会因为城墙的存在,而丧失了战斗的信念,关键在人心,而不是在我们拥有多么坚固的城防。”

“长公子说的没错,关键在人心,并不是在我们拥有多么坚固的城防。”曹彰当即答应了。

“进城。”在城门口与曹彰说了会话,曹恒招呼众人进城。

进了洛阳城,他回头看了一眼,又向曹彰问道:“三叔,四叔什么时候才能跟的上来?”

“不用管他。”曹彰回道:“才进洛阳地界,他就忍不住要四处走走看看。像他这样的人,无论什么时候都是不安分也是不安稳的。回道了洛阳就不用再理会他的存在。他想要怎样都可以,反正你父亲也是不会召见他。”

“我总觉得四叔与父亲之间好似有什么化解不开的东西。”曹恒问道:“三叔知不知道他和父亲之间究竟发生过什么?”

曹彰的当然知道如今的曹植为什么变成这个样子。

当年曹铄诛杀曹丕,曹植曾试图说情,可才说根本没给他说情的机会。

一首七步诗,还没等他做完,曹铄已经把后面两句给念了出来。

曹植为曹丕求情却被曹铄一口否决,从那时起,他就知道,曹铄从根本上就是想着要把曹丕给杀了。

他压根就没考虑过要让曹丕活下去。

所以给了个七步成诗的机会,无非是认定曹丕没有那个本事,才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他是没想到,曾经差点被曹丕给害死的曹植居然会在哪个时候站出来说话。

七步成诗,对于曹丕来说确实困难。

可对于向来以才贤闻名的曹植来说,则不是什么难事。

也正是因为曹植的求情被曹铄给否决,从那个时候起,他认定曹铄也是个和曹丕一样没有太多人情味的人。

亲生兄弟都能杀,曹植是想不明白,为什么世上最终成就大业的,总是这样的人物。

大魏越来越强盛,曹铄在大魏的威望也是越来越高。

曹植则在这样的环境下,选择从此不再过问世事,每天就是和一群市井闲人厮混在一起。

起初曹铄还找了他几回,到后来,曹铄也懒得找他,渐渐的曹植在大魏成了个可有可无的人,几乎再没有几个人能够想起当年做出铜雀台赋的曹子建。

曹彰当然知道,曹铄和曹植之间发生过什么。

可是当着蔡恒的面,他不好说的太明白。

毕竟有些事情,曹恒知道的越少越好。

没有回答曹恒的问题,曹彰只是冲着他咧嘴一笑:“长公子不要想那么多,很多事情除了本人,其他人是根本无法想明白其中究竟发生过什么的。”

从曹彰的话里听出他不想解释的意思,曹恒也不再追问,与他一道返回洛阳皇宫去了。

来到皇宫,迎接他们的居然不是邓展或祝奥中的任何一人,而是一名守卫统领。

由守卫统领陪着往皇宫内走,曹彰问了一句:“魏王在不在?”

“说来也巧的很,魏王每天都在,偏偏今天不在。”守卫统领说道:“魏王每日操劳,一早他就邀约甄夫人去了洛水,说是泛舟游览。今天或许能够回来,或许不会回来。”

本以为来到洛阳就能见到曹铄,曹恒没想到,他居然会约了甄宓去洛水泛舟。

没能立刻见到曹铄,曹恒多少有些失望。

可他还是没再多问曹铄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回来,而是把话题岔开,向守卫统领问了一句:“除了甄夫人,其他夫人有没有一同前往?”

守卫统领回道:“回长公子话,除了甄夫人,并没有其他夫人跟随。”

“既然父亲不知什么时候回来,我先去叩见祖母和母亲。”曹恒想曹彰问道:“三叔要不要与我一道?”

“叩见嫡母与嫂嫂,我当然要去。”曹彰当即应了。

俩人一道往皇宫内宅走去。

丁瑶听说曹恒回来,早就在庭院的门外巴望着。

当年曹铄从外面回归的时候,她也是这个样子。

只不过如今对待曹恒,又多几分精心。

曹铄回归,丁瑶多半都是在房间里并不会迎到外面,可曹恒回来,她却迎到了庭院外面,眼巴巴的等待着。

祖母对待孙儿,往往确实要比母亲对待儿子更加宠溺。

曹铄舍弃邺城的那年,曹恒还是个不太懂事的孩子。

丁瑶到了寿春,为了让她日子过的不太乏味,袁芳把曹恒送到了她的住处,整天陪着这位祖母。

原本就是自己的孙儿,再加上每天都在身边成长,丁瑶对曹恒的感情当然是越来越深。

虽然没有宠溺到无论曹恒说什么,她都一定会无条件满足,可丁瑶对曹恒的疼爱却是几乎快要超越疼爱曹铄的。

远远望见曹恒,丁瑶向身旁的侍女吩咐:“快,快跟我过去,我家孙儿回来了。”

侍女陪着丁瑶跑出庭院,迎着曹恒和曹彰过来。

丁瑶跑了过来,曹恒也加快脚步。

到了跟前,还没等他行礼,丁瑶已经上前一把给他的双手握住,眼睛只在他脸上、身上来回的看着。

“奶奶……”当着外人,曹恒呼唤丁瑶会是祖母,可私下里,他对丁瑶的称呼则要随意了很多。

“黑了瘦了,又长高了。”眼里噙着晶莹的泪光,丁瑶说道:“和你父亲当年一样,出去一趟就会黑瘦不少,也会长高不少……”

“我在奶奶身边也是每天都在长高。”曹恒笑着说道:“才来洛阳,刚去求见父亲可他却不在。问了守卫,也不知道父亲什么时候回来。我也就没在那里等着,先过来向奶奶报个平安。”

“先向奶奶报个平安是应当的。”丁瑶笑着说道:“你也长大了,过不多久应该会是像你家父亲一样,整天也不见个人影,奶奶这心里……”

说到这,丁瑶眼睛里的泪光更加晶亮。

“奶奶不要难过,孙儿不是回来了。”曹恒赶紧宽慰:“以后只要在洛阳,我就在奶奶身边陪着,片刻也不离开。”

“你可比你那父亲懂事多了。”丁瑶笑了,牵着他的手说道:“听说你回来,奶奶让人做了你最爱吃的糕点。你还真和你父亲一样,连爱吃的东西都没什么分别。”

丁瑶牵着曹恒将去住处,她也招呼了跟在后面的曹彰一声:“子文这次陪着恒儿也是辛苦,也跟着过来吃些糕点。”

“我就不叨扰嫡母了。”曹彰回道:“从雁门关回来,虽然没有见着兄长,我还得去向嫂嫂复命。长公子留在嫡母这里,总得有个人代他去向嫂嫂说一句才是。”

“说的也是。”丁瑶点头:“那你去吧。”

曹彰应了,躬身告退才转身离开。

丁瑶带着曹恒回她住处去了。

曹彰则来到了袁芳的住处。

已经听说曹恒回到洛阳,袁芳也知道,他肯定是要先去见了曹铄,然后再去丁瑶那里,最后才会到自己这边,所以并没有急于让人准备接待。

曹彰来了,袁芳吩咐侍女把他请进房间。

站在袁芳面前,曹彰把在雁门关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都给禀报了。

袁芳听了以后说道:“恒儿现在是越来越胡来了,幸亏有你和子建陪在他的身边,要是让他只带五千常备军追击羯人,到了关外可有他的苦头吃。”

“长公子武艺超群又很有胆略,与当年的长兄比较起来,也是不遑多让。”曹彰回道:“我觉着即便他领军去了雁门关外,成败也还是难说的事情。”

“那是你太看得上他那点微末本领了。”袁芳说道:“我的儿子,我多少还是有些了解的。他虽然是有几分夫君的模样,可他毕竟年少也没有像夫君少年时遇见过许多事情。顺风顺水长大的孩子,怎么可能和他的父亲相提并论?”

“嫂嫂说的虽然是有些道理,可我还是觉着有失偏颇。”曹彰回道:“长公子确实是顺风顺水长大的,可她的心境却绝对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他心胸广博,从不以大魏长公子的身份凌驾于他人之上,对待百姓更是用心良苦。我倒是认为他完全有着长兄当年的风范。”

“是你这个做叔叔的过于宠溺他了。”袁芳问道:“我听说他才到雁门关的时候,可是把幽州刺史杨阜给吓的不轻,以至于杨阜在没什么事情的时候,都不敢见他的面。到底有没有这种事情?”

“这种事情还真是有的。”曹彰回道:“只不过那么做,并不是长公子的意思,而是我和子建的意思。长公子只不过是依着我俩在办事罢了。”

“你和子建的意思?”袁芳问道:“你俩为什么要这么做?把杨阜给吓着,对你们又有什么好处?”

“请嫂嫂明鉴。”曹彰回道:“长公子虽然身份尊荣,可他毕竟没有领过兵打过仗,在军民之中更是没有什么威望。到了雁门关,要是不给杨阜一个下马威,与羯人开战的时候,他要调集兵马、军械,哪会有那么容易?想要把事情做的平顺,最好的办法就是先给杨阜镇住。杨阜一旦被镇住了,长公子再要办点什么事,可就顺畅多了。事实也证明,我们那么做并没有错。”

“子文是要把过错全都揽到自己和子建的头上,刻意为他开脱不成?”袁芳笑着向曹恒问了一句。

“大夫人这么说,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回应才是了。”曹彰回道:“只是我真的觉得大夫人对长公子成见太深。”

“我是他母亲,怎么可能对他有什么成见。”袁芳笑着说道:“我就是想要告诉子文,无论他做成怎样,也不过赞誉过度。他还年少,心性也还浮躁的很。你们把他赞誉过度,反倒不一定是件好事。”

“我明白了。”曹彰应了。

“子文有多久没去见卞夫人了?”袁芳突然冒出了这么一句。

曹彰被问的一愣,随后脸上流露出一抹薄薄的忧伤。

当年曹铄杀了曹丕,他虽然对此十分认同,可卞夫人终究是他的生身之母。

事情已经过去许久,卞夫人也被软禁起来不再过问世事。

自从那个时候起,他曾去探望了两次,可每次都和卞夫人意见相左不欢而散。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他就没再去见过卞夫人,也没再想去见过。

反倒是曹植去的次数要比他多一些。

“我是有许久都没见过她了。”曹彰回道:“其实我也不知道见了该说些什么,总觉得会有些尴尬。”

“母子之间能有什么尴尬?”袁芳说道:“最近我才去见过她,卞夫人如今和过去早有不同。子文既然从雁门关回来,总得向她报个平安。无论怎样,他毕竟是子文的生身母亲。”

“大夫人说的是,我晚些时候会去见她。”曹彰还是没有确定应不应该去见卞夫人,也只好这么回了一句。

袁芳说道:“还什么晚些时候,我这里也没什么事情,就让侍女领着你去见她。你们母子说说话儿,过去了这么多年,有些事情总不能始终挂在心上不肯给忘记了。”

“多谢大夫人。”袁芳的意思是要他现在就过去,曹彰也不好回绝,只得答应了。

曹彰是由一名侍女陪同着离开袁芳的住处。

卞夫人来到洛阳,被安排在皇宫后院最深处的一座阁楼里。

阁楼外面有个庭院,如今的她早不再被限制出外,只不过不能随意去探访她想要探访的人罢了。

起初被软禁起来的时候,卞夫人每天还都在想着出外探访一些人,

随着时日的推移,曹铄的地位越来越稳固,她的这一想法也是越来越淡薄。

到了如今,她每天只是修剪花草,在庭院里养几只小宠,与伺候她的侍女说说话而解闷打发日子。

她的心性越平淡,来探访的人也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