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老兵永不死,只是渐凋零(2 / 2)

李牧陈婉 公子不歌 1874 字 1个月前

可是老兵不一样。

画面中,那些不顾生死、驾驶飞机在祖国的长空中与侵略者拼死鏖战的飞行员,他们流血牺牲为的是国家与民族,为了保家卫国、为了子孙后代,他们有的已经牺牲了,有的已经在漫长的岁月中消逝了,仅存的这些人大部分都活的这么艰苦,但他们谁也没有向这个社会伸过手。

没有老兵说国家亏欠他们,更没有老兵说民族亏欠他们、人民亏欠他们,他们无一例外的把当年的牺牲视作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在战争年代抛洒热血,然后在和平年代潦倒一生,哪怕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也从来没有对这个社会伸手要过一毛钱、一粒米,这些出生在和平年代的记者们,以前没关注到这个群体也就算了,现在终于知道了他们的故事、知道了他们为这个国家、民族所做的牺牲、知道今天的和平、发展完全基于他们当年的流血牺牲,结果看到他们这些真正的老英雄现在过着这样穷困潦倒却又不卑不亢的生活,又怎么可能不惭愧、不对他们心生愧疚?

事实证明,社会虽然冷漠,但大部分人的血还是热的。

现场每一个记者都深深被这段视频做触动,他们红着眼睛、流着泪,却目不转睛的看着,连自己流泪也浑然不知,他们已经忘记了他们本身是来参加一场新闻发布会,他们忘记了他们一直迫切期待的演员阵容,他们忘记了与李牧相关的八卦、也忘记了在发布会上刁难李牧、挤兑李牧来获取新闻话题的初心。

其实,记者们之前在惦记的最后两点,在视频中已经有了隐晦却又十分明确的回应。

视频中,几次闪过李牧的画面,云省的深山峭壁上有他,怒江头顶的过江钢索上有他,孙孝忠老人破败不堪的茅草屋里有他,云省军区医院的病房里有他,迎接国航747的时候也有他,老人们在酒店共同度过元宵节的时候还有他。

这下记者们终于知道,李牧在媒体面前失踪的这些天究竟在做什么了,原来他筹建了一个这样一个意义重大的慈善基金会,并且亲自发起并参与了慈善基金会的第一个公益项目,也就是现在大家看到的、让每个人泪流满面的寻找幸存飞虎队员行动!

李牧通过这段视频,让全社会意识到关爱老兵的重要性与急迫性的同时,也用实际行动,告诉全社会,老兵不死慈善基金会,自己不只是创始人以及发起者、出资者,自己更是一个置身其中、亲力亲为的亲身参与者,一个身价过百亿美元的互联网大亨,一头扎进云省的深山里,试问有几个同级别的富豪能做到?即便是比李牧低几个档次的富豪也做不到吧?

在众人灵魂正在受到极大震撼的时候,视频已经接近尾声。

背景音乐声渐渐淡出画面,画面中只剩下孙孝忠老人,他还是坐在他那间破败至极的茅草屋里,面对着摄像机,他苍老的脸上带着微笑,说:“社会不亏欠我什么,当年那些一起并肩作战的袍泽弟兄们,都是一腔热血想抗日报国,报国报国,军人报效国家,就像是孝顺自己的父母,是我们生下来的责任与义务,是我们没尽责,才让日本人进来横行了这么多年,如果说亏欠,也是我们当年亏欠了国家,亏欠了当年死在日本人手里的那些平民百姓……”

老人说完这话,微笑的面庞忽然多出两道泪痕,老人拭去眼泪的画面被剪辑师放慢到了02倍,慢镜头让人们看清了老人拭去眼泪时,表情中那一闪而过的哀伤。

画面渐黑,随后,深沉庄严的旁白声,搭配着白色的字幕,在画面中央呈现出来:

“1937年夏,孙孝忠老人跟随笕桥中央航校整体西迁至春城,同年秋天,孙孝忠老人的父亲为躲避战乱,携家人一家七口从杭城迁徙至金陵定居;

同年12月,金陵陷落,全家人自此,在长达六十余年的时间里,音讯全无,后经志愿者查证,在金陵大屠杀的遇难者名单中,找到了老人的父母、兄妹以及长嫂六人的名字,老人的侄子时年三岁,志愿者未曾在遇难者名单中找到他的名字,但相信他也已经在大屠杀中不幸遇难;

1952年,孙孝忠老人在劳动改造期间,他的爱人陈金玉因无法维持生计,带着独子孙廉礼离开家乡,至今下落不明,老兵不死慈善基金会受孙孝忠老人的委托,现向全社会求助、帮助老人寻找爱人与独子的下落,希望任何知道相关线索的好心人,能够主动与老兵不死慈善基金会联系。”

视频的最后,在大屏幕上再次浮现出十个字:“老兵永不死,只是渐凋零……”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