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3章(1 / 2)

不过对此,王辉并没有感到什么意外的。

他既然走到了如今的地步,那必然会改变许多事情。

就如同那一只蝴蝶一样,扇动一下翅膀,就会引起一场风暴。

更何况,他的存在,带来的影响绝对不仅仅只是一只蝴蝶那么轻微。

实际上,如今的圈子,早就已经不再是前世那个落后的娱乐圈了。

虽然在总体上,还是不如欧美,但是华夏的电影也是有着无数的影迷的。

许多导演的转型期也大幅度缩减。

不得不说,这些都是王辉的功劳。

他并不是居功,而是事实。

这些年,伴随着drea的崛起,王辉的电影形成了一种风尚。

在一些大导演个性的拍出自己的作品却惨遭滑铁卢之后,一些聪明的导演,开始模仿起了王辉对于市场题材的把握。

说白了,就是跟风。

跟风没有什么不对。

在经过初时的杂乱无章之后,渐渐地,许多导演也终于渡过了转型阵痛期,成功转型。

比如老谋子,虽然还是有着烂片存在,但是烂片的数量却要比前世少了不少。

最少许多前世知名的烂片,今生却并不存在了。

与之对应的。

就是悲催的陈恺歌和冯大炮。

作为地地道道的老北京人,前者和后者有着截然不同的原因,却又有着相同的结果。

前者有着文人的清高,不屑去模仿王辉的戏,毕竟对于他而言,王辉也只是一个后辈。

后者虽然鸡贼了一些,但是前期性格比较拧,也不屑去模仿王辉。

所以两人都没有去仔细看过王辉的电影。

这也就导致两人的作品还是前世那些,但票房却要比前世弱了不少。

尤其是后者,更是在《夜宴》的时候惨遭滑铁卢。

为什么王辉一直认老谋子作为恩师?却只是将陈恺歌当成朋友?

原因就是因为老谋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

也许老谋子并不是一位合格的商人,但是作为导演,他却绝对是合格的。

当然,这里仅仅指的是文艺片。

商业片嘛……

不是他不想,而是不能。

导演也是有着各自擅长的片子类型的。

就如同王辉擅长的是商业嗅觉,而不是文艺片。

你让他去挖掘什么人性丑恶,你让他去挖掘什么人性深处的性格,那实在有些难为他。

所以目前为止,王辉虽然已经是国内商业片之王,而且也拍过不错的剧情片,但却从来没有拍过那些绝望或者深刻的题材。

业内很多人对于王辉的评价都不高。

毕竟这年头影评人和观众是两回事。

前者喜欢自虐中体会喜悦,后者只喜欢喜悦。

所以王辉的影片虽然都是及格的片子,但大多数都被人冠上了爆米花电影。

其实这就涉及到是拿奖重要,还是票房重要的老生常谈的问题了。

其实对于王辉而言,电影首先是商业行为,其次才是个人作品。

一个导演,如果不能做到让投资商回本,那为什么还会有投资商投资你拍电影呢?

毕竟国内也就只有一个陈恺歌。

这也是为什么国内文艺片导演千千万,王辉却只是欣赏老谋子和贾章科一样。

前者是恩师,后者则是王辉认为所有的文艺片导演都应该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