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3章 掘地三尺也要找出来(2 / 2)

颖水将淮南军一分为二,虽然淮南军建起了几座浮桥,但这几座浮桥的通行能力有限,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将淮南军运送到对岸去。

而现在最大问题是,淮南军在两面都遭受到了攻击,情况都十分的危急,此刻站在浮桥上的淮南兵都搞不清该是前进还是后退了,茫然失措,似乎前进也不对,后退也不对,举步维艰。

蒋班和焦彝已经在奋力地率兵抵抗了,但奈何司马军的骑兵太过凶悍,他们根本就无法匹敌,被胡烈杀得是尸横遍野,惨不忍睹。

蒋班和焦彝无力抵抗,只能是向诸葛诞呼叫求援,如果诸葛诞再不派兵回援的话,他们这边真得难以支撑了。

而一旦颖河东岸失守,那么整个淮南军就将陷入到司马军的重重包围之中,极有可能会全军覆灭。

其实当胡烈率军杀出之后,诸葛诞就清楚自己败局已定了,先前他还嘲笑司马伦的半渡而击是无用之功,但现在才发现,这才是无比歹毒的绝户杀招,司马伦利用兵力上的优势,在颖河两岸分别布署了五万大军,等到淮南军半渡之时,两路伏兵尽皆杀出,淮南军受颖水的阻隔,两边的人马无法兼顾,都处于司马军重兵的攻击之下,西边的淮南军情况还好些,毕竟他们是有战斗准备的,虽然处于劣势,但还能勉强支撑。

东岸的淮南军就不同了,由于事先没有任何的准备,他们只能是仓促地投入到战斗之中,而且司马军在这边投入了数量更多的骑兵,攻击力也远比西岸更强悍,所以东岸的战况从一开始就呈现出一边倒的局面,蒋班焦彝虽然是奋力而战,但奈何寡不敌众,惨败之势已经是无可挽回了。

诸葛诞为了此次兵变,他精心地做了准备,不能说是面面俱到吧,但也是相当的充分了,诸葛诞自信那怕是司马师亲至,都未必能在这淮南讨到什么便宜。

司马师没在亲征,而是派了年幼的司马伦领兵前来,这让诸葛诞极为轻敌,根本就没有把司马伦放在眼里,果然是骄兵必败,面对有备而来的司马伦,诸葛诞一步就踏入到了人家的圈套之中,焉有不败之理?

现在的战局,那怕诸葛诞再怎么挣扎,也是无济于事的,败局已定,无可挽回,现在诸葛诞所能做的,只有将损失降低到最小的程度,于是他下令全线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