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赵诚明的困境(2更)(1 / 2)

虽然有四伯娘跟九婶在人情上的支持,但要大规模种植,还得将整片的土地都承包下来才好规模种植,而不是这儿一块,那儿一块,这儿一个人愿意,那儿又另一个人愿意。

乔初染才跟乔家的宗亲提出了这么个想法,不到两天的时间,小小的清溪村,几乎都传遍了这话,说乔家的女儿,要承包村里的土地,盖大棚,种个几十亩的哈密瓜地。

便是陈梅跟乔宗明走在路上,也被村民拉着问乔初染是不是真的打算扩大规模,承包种植。

经过这小半年,夫妻俩如今对乔初染回家的决定,已经完全没有异议,一改态度,全然支持。

陈梅当初还说,让乔初染种完这一季,便回城里去上班,结果如今再也不提这个话。

但凡听到有人问消息的,便笑得合不拢嘴地跟人说了起来。

一传十、十传百的,还有谁不知道?

年轻一些的人,接受度比较高,但老人听了这事儿,却不太乐意。

土地是他们的命,觉得一旦被承包出去,到时候肯定拿不出回来了,如今他们还活着,还能证明这便是自家的土地,就怕他们撒手人寰,到时候乔家不把土地还回来,这可如何是好?

何况乔初染还是女儿家,最终都是要嫁出去的,这事,实在不像话,觉得她如今都二十几岁了,也谈了恋爱,嫁出去也就是这两年的事情,到时候土地咋办,种了几年瓜,荒废在那儿,这不是糟蹋么?

即便有年轻一些的人,看着乔家的日子越过越好,看着乔家成为清溪村,第一个买齐了冰箱大电视洗衣机等各种在城市家庭里才能见到的电器的人,心里都蠢蠢欲动,想把地租给乔初染,但有些道理,跟家里上了年纪的老人,依旧是说不通的。

所以,承包土地最大的阻力,来自于上了年纪的老人们。

乔初染也知道,这是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电话里跟英伯说起这个事情的时候,英伯也深有体会:“你放心,我再过几天就回去了,到时候,咱们一起,挨家挨户地去说清楚啊,大伙儿不信你这小丫头,还不信我不成?”

英伯话语间乐呵呵的,好像也不太将这些困难放在心上。

乔初染便笑道:“行,那我等您回来,我爸妈还说,明儿去您家里,给打扫打扫通通风呢。”

英伯也不客气,爽朗地应了下来,“那一定的,还得帮我晒晒被子。”

她这事儿太突然,村里说得热热闹闹的,都要传到五溪镇上去了,方珊珊和严晓雨都跑上门来打探消息了。

“真的搞这么大阵仗啊?”两人还不太敢相信,以为外面传的,是夸张的话。

“还有假的不成?”乔初染好笑道:“要不要回去帮我问问伯父伯母,要不要把地承包给我?”

严晓雨和方珊珊的想法倒是一致:“我当然希望他们把地承包出去啊,你也知道,咱们村大人少,家家户户好几亩地,我爸妈年纪都大了,我多次跟她们说,让她不要做那么多田地了,可他们这块不肯放下,那块不肯放下,怕荒废掉了,还说不种地谁养他们。”

严晓雨摊手无奈。

这是村里人的常态,对土地,得种到自己不能下地为止,死后也得葬在自家的土地里,才叫有始有终,落叶归根。

乔初染道:“反正,以我现在的大棚为中心,目前,希望能扩大到周边三十亩地吧,这村里,土地分散,不止我们乔家宗亲的,这村里大半的人,我都得上门问问。”

“等等,目前是什么意思,你这……计划到底是多大?”两人继续惊讶。

乔初染好笑道:“你们知道们,我们村,光是旱地,得有上千亩,我就种个三十来亩,这算什么?”

严晓雨和方珊珊,一时都惊讶了,不过想想,染染确实跟她们是不一样的。

她有远见,有见识,看东西目光长远,光是做出辞了好工作回乡发展这个事,整个五溪镇,就没人敢做到像她这样的。

当下便又不太觉得意外了,笑道:“那确实是,有钱不挣王八蛋,要做,咱们就做大了!”

“我要是有染染这能力,我也得做好了。”

乔初染失笑,严晓雨和方珊珊想着这半年来乔初染回乡的经历,仍旧觉得心里感叹:“哎,谁能想到,我的发小,最后成为百万粉丝的网红呢,要不怎么说这世界这么玄妙,之前怎么也想不到,你真的能回乡发展得这么好。”

乔初染心态倒是寻常:“事在人为嘛。”

“对了,你下周不是要去农经社上班了么,那这村里还要扩大规模,这……你还有精力做这么多?”

口嗨之后,两人还是问出了最关心的问题,这也是方珊珊今晚来找乔初染的原因。

乔初染道:“不太冲突,而且,至于怎么发展,你们后面等着瞧吧,吓死你们。”

严晓雨、方珊珊:“……”怎么就让人不太相信呢。

说起这个事儿,严晓雨突然道:“哎,咱们村里,不是来了个姓赵的小伙子么?”

乔初染一愣,好似已经许久不曾听到赵诚明的消息了,自从上次他想着发展乡村综合体,来找过自己,后来被她问得哑口无言之后,好似便不怎么注意到他。

“怎么突然说起他了,你是听到了什么消息不成?”

严晓雨耸耸肩:“这不我家跟村长家离得比较近么,就听到了些消息,说这位小赵,要离开咱们村了,做不下去了。”

乔初染扬眉:“怎么回事?”

“你这个大忙人不懂,自从各个村来了几位年轻人之后,每个村都有了不小的改变,瞧瞧横山村发展地多好,竹编合作社一下子就建成了,你还去帮忙做视频了,再说寺山,那个大学生,好本事,人都能组织起村民修复那几座四百年寺庙,还有水满村,人家现在要发展养殖业,靠着村里池塘多来养鱼,就咱们村,不见半点动静,倒是你现在还主动搞承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