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子郑海去了扬州吴郡当太守,去年东洋倭寇频频进犯扬州,吴郡首当其冲,郑海组织军力多次和倭寇战斗,可惜在去年九月份的时候,死在了倭寇刺客手上。
父子五人,有四个死在了战场上,可谓是满门忠烈。
郑海死后,圣上触动极深,将郑恒的爵位由定襄侯直接提为定襄公,以谢郑家功劳,郑家由此更上一层楼。
郑恒几兄弟只有他有儿子,其他三兄弟都没有儿子,生了一群女儿,满门妇孺,皆由郑恒照看。
圣上念其不易,赐下皇庄一处,黄金万两,以供郑家嚼用,天恩浩荡,可见一斑。
此外,新年刚过,太傅林庸亲自上书,称郑恒有经世之才,可重用,圣上随后提拔原在工部的郑恒入礼部,担任礼部左侍郎,充当韩广的副手。
如此一来,所有人都看出郑恒的前途无量。
礼部乃六部之首,要入内阁要先担任礼部尚书,此乃惯例。
内阁之人乃真正的百官领袖,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负责不同的要事。
丞相辅佐圣上处理政事,同时管理百官,现任丞相乃林家掌舵人林庸,担任丞相的同时,又被加封为太傅,所以人多称林太傅。
太尉负责军政事务,现任太尉乃圣上亲叔卢士清。
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执掌全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
现任御使大夫唐之风已年老,将要致仕,下一任御使大夫将是现任礼部尚书韩广,这是各方早有默契的。
如今郑恒被林太傅推荐,担任的又是礼部左侍郎,不出意外,将会是下一任礼部尚书,可见圣上重用郑恒之心,昭然若揭。
一时间,郑府门前车水马龙,想着拉关系,攀交情的人不计其数。
可是郑恒却无心见客,因为他的老母亲生病了,整天思念着去了冀州打仗的孙子郑文通,茶饭不思,眼见身体日渐消瘦,郑恒请了很多名医来看过,也吃了许多药,但是没有用。
郑恒非常着急,放出话来,如果有谁能治好母亲的病,必有重谢,他是个大孝子,如此放话,并不奇怪。
但是他的身份非同小可,想要巴结他的人很多,听闻郑恒放出此言,都想着找名医来治疗他母亲的病,送郑恒一个人情。
这不,连二皇子卢玄东的惊动了,找上了李无常。
看来卢玄东所图不小呀,想要借李无常之手和郑恒这个潜力股打好关系。
“二殿下的意思是,郑家老夫人想念孙子郑文通,茶饭不思,想让我过去给看看?”李无常看着卢玄东,问道。
卢玄东点了点头。
“这种是心病,还需心药医,把那个郑文通叫回来不就行了吗,哪还用得着四处找名医?”李无常很奇怪。
卢玄东叹了口气,道:“若真的那么简单就好了。”
顿了顿压低声音道:“知道郑文通现在在何处吗?……其实,郑文通早在两年前就死在契丹人的刀下了,郑恒一直封锁消息呢。”
众人同时色变。
竟是如此。
卢玄东续道:“我也是无意中知晓的,长安各位将军都受过郑恒的拜托,对此事缄口不言,就怕老夫人知道了之后受不了,要知道郑文通可是老夫人的心尖子,如果知道这个真相那还了得,我父皇知晓此事后,还配合郑恒装作不知道呢。”
李无锋叹道:“想不到郑兄就如此去了,我还想着在武道大会上和他再决高下呢。”
郑文通武功极高,不在“长安五公子”任何一人之下,只是当初传这个称号的时候,郑恒去了冀州,所以没有将他算上,否则称号就不是“五公子”,而是“六公子”了。
郭云雷也叹了口气,道:“郑家满门忠烈,郑文通见契丹越来越猖狂,就主动请缨奔赴战场,想不到,唉。我依稀记得郑兄那犀利的刀法,我当时在他手上绝走不过三十刀,真是天妒英才。”
李无常沉默了一下,道:“二殿下确定老夫人不知道吗,毕竟事情已经过了两年了,总会走漏一些风声吧。”
卢玄东摇摇头,回道:“应该不会,老夫人性情刚烈,平素最疼的就是郑文通,若是知道真相,断不会这么平静,再说了,她还整日念叨着要郑恒将她孙子给喊回来,郑恒好一通劝才劝下来,骗她说郑文通在前线战事紧急,不能回家,等仗打完了才能回家。”
李无常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卢玄东问道:“无常有把握吗?”
说完死死看着李无常,生怕李无常说没有把握,那样的话,他怎么让郑恒欠自己一个人情呀。
要知道他大哥太子殿下卢玄义也找过大夫去给郑恒的母亲看病,听说是洛阳城的名医,可是没有任何效果。
卢玄东很看重郑恒,非常想要和他大好关系,这次可是一个重大的契机。
李无常见卢玄东盯着自己,当然知道卢玄东在想什么,打了个哈哈,道:“不着急,给我点时间,我想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