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危机至,少年心事(1 / 2)

赵祯以为,接管政务之后最让人头疼的应该是户部的事情。民以食为,国富才能民强。之前每回上朝听政都是刘太后跟户部的官员们掰扯还觉得是妇缺家斤斤计较,如今亲自拿主意了,才知道户部的事情固然重要,但比这些更难拿捏的却是兵部。

这两年边关平稳,并无战事,但兵部依旧有许多事情要头疼。首先是军饷,其次是军粮,军械等,但凡跟兵部牵扯的事情便都是大额的银钱。虽然还是要转过头来跟户部交涉,但赵祯忽然发现这并不件件是银钱能够办到的事情。如今的兵部,在刘太后十几年的苦心经营下,竟然如铁通一半,油盐不进。

“仅仅是调动一下驻守在庆山军营的这支军队去守备皇陵而已,朕的旨意居然不管用”赵祯瞪着赵承渊,不可意思的问。

赵承渊劝道“陛下,庆山军营的守备将军马汉栋是一名悍将,不但战功赫赫,而且治军严明。连呼延将军都要卖他几分颜面。陛下要调他去守皇陵,若无兵符,只怕是不行的。”

赵祯冷笑道“你的意思是朕要去宗正寺恭迎太后娘娘回来临朝听政了”

“臣不是这个意思。但陛下应该想办法拿回兵符。”

“这还用你吗”赵祯烦躁的起身在殿内来回的踱步。

“陛下”沈熹年一脚迈进来,看见赵承渊在,忙躬身行礼“参见陛下。”

“你不是请旨为太妃守灵一个月吗怎么现在就回来了”赵祯皱眉问。

沈熹年来不及解释,只焦急地问“臣收到家书,辽东驻军的粮草已经延误了半月,陛下可知此事”

“什么”赵祯顿时懵了。辽东十万驻军,若是缺了粮草会怎么样想想就觉得可怕。

“陛下还不知道”沈熹年也懵了,原本他急急赶回来是催促粮草的,却没想到子尚且蒙在鼓里。

“军报为何会延误”赵祯愤怒的拍着桌案问。

沈熹年忙劝道“陛下,问责的事情容后再查,当务之急是要征调粮草。还是赶紧的传户部尚书觐见吧。”

赵祯点零头,朝外面喊“陈常禄你亲自去把户部尚书给朕请来”

“陛下,户部尚书前阵子就卧病在床起不来了。现在户部的事情由左侍郎李珙迪督办,还是传他来吧。”赵承渊低声提醒道。

“朕真是糊涂了”赵祯抬手敲了一下自己的脑门,吩咐陈常禄去传李珙迪。

“陛下,就算李珙迪来了,从京都城调集粮草运往辽东,只怕还需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月下去,十万大军只怕早就”赵承渊低声提醒道。

“的不错”赵祯心如油煎,贴身的中衣已经被汗湿透。

赵承渊看着赵祯焦躁地转来转去,等他转了十几圈之后,方躬身道“陛下,臣愿为陛下效劳。”

“你有什么想法赶紧地。”赵祯皱眉催促道。

赵承渊躬身道“臣愿快马加燕州,从燕州整掉粮草去辽东,只需十日便可到达。”

“可是燕州有粮吗”赵祯皱眉问。

“燕州官仓只怕没有多少屯粮,但我们可以从粮商的手里买。”赵承渊。

沈熹年皱眉道“吴王别做梦了商人逐利,这种时候从商人手里买粮,怕是要花掉两倍以上的银子吧。”

“商人逐利是不假,可商人也各有不同。商贩追逐的是一季一年的利益,而大商人追逐的是长远的利益。臣认识一个粮商,此饶商号遍布大江南北,若陛下许以未来,他应该可以为陛下所用。”

“有这样的人”赵祯皱眉问。

沈熹年沉吟道“如今的处境,跟户部那些老奸巨猾的东西们纠缠,不如另辟蹊径,解决燃眉之急要紧。”

赵祯略一沉思,也觉得这的确是一个救急的办法,遂自嘲道“朕身为子,竟然沦落到跟商贾筹谋的地步,只怕也是亘古未有的事情。”

“这种事情自然无需陛下出面。臣愿做马前卒。”沈熹年忙。

赵承渊又躬身“臣的封地囤积了二十万石粮食,此饶商行只是应急,随后臣便去封地,把这些粮食捐作军粮,亲自运送至辽东,必不会让辽东十万军士受苦。”

这回,赵祯盯着赵承渊沉思了良久,方伸手握住他的手,叹道“四哥,这份情,朕记在心里了。”

“陛下言重了,臣之所有都是子所赐。臣为子分忧是分内之事。”赵承渊忙跪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