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四章 一张礼单(2 / 2)

乱清 青玉狮子 2359 字 3个月前

“不错,正是洪天贵福。”陈德风指着洪福瑱说道。

然而等到看见李秀成也被押了过来,陈德风立刻面上变色,双目流泪,毫不犹豫地跪了下去。

“忠王殿下……”

一直敌视轩军,拒人千里的曾国荃,又是高兴,又是后怕,又是尴尬。高兴自不待言,后怕的是万一这些人逃了出去,不知自己何以面对朝野的非议?尴尬的则是,这场天大的功劳,居然是由“死对头”轩军双手奉上的。

曾国荃觉得自己看错了关卓凡——这件大功,是轩军一手所立,关卓凡完全可以径直上报朝廷的。现在把人送来给湘军,不特表明了对自己的格外尊重,而且隐隐有这样一层意思,那就是这些人的擒获,可以算成是两军联手的成果。也就是说,不仅没有趁机往自己身上踩一脚,还替自己弥补这个绝大的缺失。

这样的恩德,即使桀骜如曾国荃,也不得不放下身段,要亲自出面去道谢了。

“丁提督,你替我禀告你们轩帅,就说回头我亲自到他的大营来拜谢!”

第二天,曾国荃带了人,还有四架大车,来到索墅的洋枪团营地。关卓凡亲自在营门等候,极热情地将曾国荃迎入到大营之内。

“逸轩,大恩大德,无以为报!”这位除了他的老兄,一向不把天下任何人放在眼里的“九帅”,尽力挤出一个笑容,“我替你带了一点东西来,算是小小的心意。”

“不敢当。”关卓凡满脸笑容,打量着这位湘军的主将。曾国荃比大哥曾国藩要小上十三岁,正当盛年,个子虽不高,但筋骨扎实,一举一动,都有一股霸蛮的气势,吉字大营的凶狠剽悍,看来跟他是一脉相承的。

“九帅是在全力攻城,这些外围的小事情,原该由我们替九帅分劳的。”他笑着说道,仿佛是不经意地提起似的,“好在是小弟侥幸,不然李秀成这些人,若是落在左季高、沈幼丹他们手里,我们这些身在江宁的人,面子上多少会有点下不来。”

左季高就是左宗棠,浙江巡抚。沈幼丹就是沈葆桢,江西巡抚。这两个人,都是出自曾国藩的幕下,而且得到曾国藩的大力举荐提拔,结果时至今曰,却都渐渐变作了湘军的对头。

左宗棠就不用说了,心雄万夫的人,自觉文才武功无一不是强胜于曾国藩,替他帮办军务,已觉委屈,一旦独领一方,则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再也不把曾国藩放在眼里,而是存了心的要跟他比试比试。

左宗棠造反也就算了,沈葆桢一个后生晚辈,居然也不听话,则尤为曾氏兄弟所不满。他在江西办团,屡次扣留应解湘军大营的军饷,甚至不惜以去留相争,难怪曾国藩会起心,想以他的江西巡抚来酬庸关卓凡。

“老实讲,当时外城已破,不过内城还有上万的长毛在守,弟兄们急于擒获洪秀全,不免给了忠酋这几个人逸出的机会。”曾国荃仿佛是在替自己辩解似的说,“逸轩,多亏了你,我才得以克尽全功。过两天我大哥到了,我一定告诉大哥,给你记上一功。”

这不是“记上一功”这么简单的事——关卓凡心想,自己的几重深意,这个粗疏的曾老九未见得能领会,不过曾国藩是一定能明白的。

“九帅的厚意,我心领了,不过——”关卓凡拿起曾国荃递过来的一张单子,“九帅,你的弟兄们,在万难之中苦斗二十余曰,伤亡必大,正是需要抚恤的时候,这些东西,我不敢收。”

“没有什么!”曾国荃一向相信,财帛动人心,何况是惯有贪财好货之名的旗人?“逸轩,我军务在身,不久留了,这些东西,我让萧孚泗跟你的刘郇膏来点交。”

于是不由分说,起身拱手告辞,关卓凡把他一直送出大营,才回到帐中坐下,却命人把正在外面清点东西的刘郇膏叫了来。

“轩帅,都是好东西。”刘郇膏以为关卓凡是要问这个,笑着说道,“除了金银,还有不少珍奇的玩意,有一株珊瑚,足足有三尺高!通算下来,我看至少值七八十万。”

关卓凡翻翻手中的礼单,见是长八宽五的黄竹纸所写,一折为二,中缝处盖着“吉字中营”的印章。

“一两银子也不能收。”他把礼单递了过去,平静地说道,“倒是这张礼单,不妨留下来,妥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