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倚关攻恭(1 / 2)

乱清 青玉狮子 2385 字 3个月前

这是京里。从北京望出去,天下督抚,几乎尽是汉员。

十五个巡抚,轩军赴美之前,只有江苏巡抚是旗人——关卓凡。轩军赴美之后,江苏巡抚由赵景贤署理,天下巡抚,一度全是汉员。曾国藩奉旨督师剿捻,他的两江总督交给李鸿章署理,李鸿章的安徽巡抚腾了出来,由藩台英翰署理,如此一来,十五个巡抚里面,才勉强挤进去一个旗人。

而十个总督,连同“河道总督”、“漕运总督”在内,只有一个两广总督瑞麟是旗人。

这个瑞麟,笔帖式出身,却连字也认不全。他在广东卖缺纳贿,无所不为,唯一没有兴趣的,就是政务。这样一个货色,不止一次几乎就被参倒,全靠了和慈禧太后的特殊渊源,才勉强留在两广总督的位子上。

瑞麟是慈禧的同族,也姓叶赫那拉。当年慈禧姐妹扶灵回京,孤儿寡母,窘迫无依,族里面时常过来照应的,只有这一个瑞麟。为了报答这份援手于微时的情谊,祺祥政变后,慈禧勉力照应,瑞麟的官运愈发亨通,最终爬上两广总督的位子。他帘眷深厚,虽然摇摇欲坠,可就是不掉下来。

换个说法,如果瑞麟没有和慈禧的这一层关系,只怕十个总督,十个汉人。

有清以来两百年,汉人的势力从未壮大到这个地步。

原因自然是洪杨作乱,八旗无能,全靠以湘系为主的一班汉人自筹兵勇,才得以戡平大乱。军兴的时候,朝廷的政策是谁打下的地方交由谁管理;战后。地方政权自然就纷纷落入汉人手中。

这个局面,愈来愈多的旗人不服气。

拿出来说事的,翻来覆去,就是一个关卓凡。

谁说长毛都是汉人打平的?上海是关卓凡保住的;江苏是关卓凡和李鸿章一起打下来的;金陵,轩军的炮弹可是比曾老九先打进城里的!如果不是恭老六维护曾家兄弟。金陵城就是咱们旗人拿下来的了!

如果是那样的话,现在旗人也不会被汉人逼得喘不过气来了!

恭老六和肃顺他妈的一路货色,吃里扒外!

现在,轩军把美国的反叛都打平了,哪一个汉人办得到?

八旗的这份威风,真叫“超祖越宗”了!太宗皇帝最远打到朝鲜。十全老人最远打到尼泊尔,都比不得美利坚隔着一个大洋那么远。怎么好说我们旗人“一蟹不如一蟹”?

这班人,开始公开地要求朝廷重用旗人,贬抑汉人。

慈禧和恭王都非常清醒。关卓凡是一个异数,除了他之外,旗下大爷们。不堪如故,是绝对不可以重用的。比如瑞麟那个位子,换一个旗人去做,一样无能、贪墨,而督抚里总要有个把旗人点缀,一动不如一静,还是瑞麟做好了。倒也不完全因为他是慈禧的私人。

用一个瑞麟,慈禧和恭王已经是捏着鼻子了,架得住再来几个?

欲求不得厌饱,这班人对当国的恭王愈加憎恨,暗地里形成了一股倒恭的潮流。

一个是洋务和保守之间,新旧水火。

洋务派对轩军的胜利,当然欢欣鼓舞,这是不消说的;荒唐的是,不少守旧人士也自以为找到了支持己方立场的依据:中国人既打垮了洋人,可见洋人那一套本不中用。之前道光朝和咸丰朝那两场乱子,不过是洋人一时侥幸罢了。治国平天下,还是得祖宗章法、孔孟大道啊。

洋务派瞠目:轩军用的可是洋枪洋炮!

保守派:洋人的坚船利炮,咱们花点银子也就都有了。其他的奇技淫巧,拿来做什么用?

其时的中国。真正办开洋务的,主要是两个地方,一个北京,一个上海。上海那边,保守派们自然当看不见,集中火力攻击的,是北京这一块。于是,一度被关卓凡献“请他们来试试”之计压下去的反对洋务的风潮,又抬起了头。

北京主持洋务的,是恭王,于是嫉恨汉人的旗人和反对洋务的守旧人士,自然而然,结成反恭的联盟。

另有一种人,专门投靠刚刚崭露头角的新贵,提前预留地步,以求日后的飞黄腾达。为此他们不惜对当道者主动发起攻击,为后起的新贵扫清障碍。这班人中尽有胆大心黑的,遵循的是“高风险高回报”的思路,失败了轻则降级免职,重则充军杀头,但若功成,回报却极其丰厚。

他们眼中,当道者自然是恭王;这新贵嘛,乃是关卓凡。

其实,当时关卓凡还是被视为恭王一系的,但对于这班人来说,这个根本不是问题。历朝历代,把恩主踩在脚下,借势上位的,不知凡几。